您好!欢迎光临智慧柑橘直销网!
注册 登录
热门搜索:柑橘、橙子

荔枝新害虫红头囊螟

   日期:2025-01-10     浏览:827    
核心提示:荔枝红头囊螟又名红头虫,是为害荔枝的一种新害虫。该虫以幼虫吐丝缀叶匿于其中,取食叶肉,使叶片干枯、穿孔、缺刻,光合作用面积减少,严重削弱树势而影响产量。在管理不善,通透性差的老果园,发生特别严重。 一、形态特征 成虫:体黄褐色,中型蛾子,翅黄褐色,在中部位置由前缘到后缘有两条黑白相间的斜纹,翅端部有一深褐色斜纹。 卵:卵块为长条形,卵呈纺锤形,白黄色。 幼虫:除1
 荔枝红头囊螟又名红头虫,是为害荔枝的一种新害虫。该虫以幼虫吐丝缀叶匿于其中,取食叶肉,使叶片干枯、穿孔、缺刻,光合作用面积减少,严重削弱树势而影响产量。在管理不善,通透性差的老果园,发生特别严重。 

    一、形态特征 

    成虫:体黄褐色,中型蛾子,翅黄褐色,在中部位置由前缘到后缘有两条黑白相间的斜纹,翅端部有一深褐色斜纹。 

    卵:卵块为长条形,卵呈纺锤形,白黄色。 

    幼虫:除1龄幼虫头部黑色外,其余各龄幼虫头部均为红色。 

    蛹:蛹长13―15毫米,呈红褐色。 

    二、生活史及习性 

    红头囊螟每年发生5代。第1―2代发生量少,第3代数量增加,第4―5代发生量大,第4代和第5代为害荔枝秋梢。 

    成虫:成虫静止于叶片上,晚上即行交配,每雌产卵1―3块,每块63―126粒。 

    卵:产于树冠叶片上,初呈黄白色,中期黄褐色,后期黑褐色。 

    幼虫:多在早上8―10时孵化。初孵幼虫脱壳后即四散爬行或吐丝下垂,转移取食,吐丝缀合两片叶子成为虫苞,藏匿其中,取食叶肉。幼虫有趋光性和趋绿性,专门选择新梢下部已成熟的叶片进行为害。叶片被害后造成干枯、穿孔、缺刻。 

    蛹:老熟幼虫在虫苞内吐丝作茧化蛹,蛹期均在虫苞内度过。 

    三、防治方法 

    加强管理,不偏施氮肥,注意修剪,保持树冠通透性良好。 

    秋梢期测准第四、五代低龄幼虫期施药,保护秋梢。可选用以下药剂:90%敌百虫1∶800倍;25%杀虫双1∶300倍;30%百杀威1∶1500倍。 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技术

推荐图文
推荐技术
点击排行